各位亲爱的股东们,大家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
我们对于Illumina的新产品推测看来基本是准确的。
在2024年国庆节期间,我们对Illumina新产品“偷袭”做了一个推测。
今天,终于到了兑现的时候。
还好,错的不算离谱。
先说结论:牙膏挤爆,这是一款(其实是两款)全面对标并试图超越华大智造DNBSEQ-G99/E25的产品。

这次推出的产品,被称为MiSeq i100/i100 Plus,时隔10余年Illumina终于想起来升级MiSeq了,他真的,我哭死。在此之前,遍观Illumina测序仪在低通量领域能与华大智造DNBSEQ-G99打个平手的是没有的。在病原微生物检测tNGS/mNGS领域,G99几乎是断层式领先。我想,这也是本次MiSeq i100牙膏挤爆的原因之一。与常规的Illumina玻璃基测序芯片不同,这次Illumina MiSeq i100采用了CMOS芯片。为了适配CMOS芯片,Illumina还对XLEAP-SBS生化系统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最终的结果就是更好的测序数据质量和更快的测序速度。适配MiSeq i100/i100 Plus的芯片一共有四种,但是目前能买到的只有5M和25M两款。跟库克一样,也是刀法精准,更大的50M和100M芯片只能MiSeq i100 Plus机型可以用。如果我没看错,为了追求速度Illumina的MiSeq i100系列用的是单芯片配置,并没有像G99一样用的是双芯片。数据质量方面,在PE300的模式下将Q30推进到 了90%以上,话说那个显眼包MiSeq是认真的吗...不过,现在似乎是Q40年代了,我们拿一个华大智造DNBSEQ-G99的PE300实测数据来看下。嗯,还是有点差距,Illumina还需要努力啊(误)。当然,Illumina可能还在挤牙膏,或者给我挖坑,咱们可以蹲一下实测数据。哦,对了,还有板载的DRAGEN分析系统,彻底贯彻CEO Jacob的End-to-End战略以及更加环保的试剂。嗨,谁还没有个板载的分析系统嘛,华大智造的DNBSEQ-E25/G99哪个没有...不过,Illumina MiSeq i100在易用性上确实有独到之处。
通过将芯片及复述测序试剂集成,真正做到了Load-and-Go~拿下Fluent BioSciences,Illumina最新战略意图隐现
很明显,Illumina自收购Fluent BioSciences布局单细胞领域就开始对标华大智造了。今天,在测序仪上的一大步,更是明确了这一点:就是要对标华大智造。这是2007年Illumina收购Solexa 17年后一个重大的转变标志。从来Illumina都是测序仪创新的引领者,而这一次,攻守之势易也。Illumina这次鸡贼的一点是其实发布的是两款产品但是看起来像是一款产品,其中以i100来打华大智造的E25,以i100 Plus来打华大智造的G99。目前根据公开资料i100 5M芯片是不支持SE100模式的,而最大的100M芯片也是不支持PE300模式的。也许华大智造DNBSEQ-G99/E25在发布之初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被巨头如此“关照”。非常明显的是Illumina i100想要切的市场,就是以临床检测为主,包括tNGS/mNGS和肿瘤小panel。不过这个难度是有一点点大的,起码在中国市场是这样的。在2023年9月华大智造G99公开的信息就有超过14家合作伙伴,时至今日已经开花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Powered by G99”的获得医疗器械许可证的产品推向市场,已经形成了合力。至少在华大智造的半年报中,G99的增长喜人,甚至有点逆天。华大智造已经不是那个只有一两个产品、零星几个客户的“小透明”了。我们从Illumina此前的战略上来看,临床领域无疑是重点。在美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大智造一直不能大展拳脚。怎么样,是不是觉得“DNBSEQ inside”在未来也不是不可能。第一,这是目前Illumina已知测序速度最快的产品,与两年前推出的华大智造E25/G99基本持平(别忘了G99 2.5小时的SE40),且G99拥有PE300 Q40超80%的优势;;
第二,MiSeq i100系列的易用性也是目前做的最好的产品,这没得挑;
第三,MiSeq i100意图切入的市场是华大智造DNBSEQ-E25/G99主打的临床应用市场,相应的华大智造G99已经有超过20国家地区的资质认证,难度不小;第三,在低通量市场,华大智造的E25/G99大势已成,合作伙伴众多,Illumina要啃下来面临不少挑战。由于Illumina并没有公布试剂的价格,这却是市场最为关注的点,这一点我相信没有比国产厂商控成本做的最好的了。而且,Illumina目前正在向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公司转变(个人观察,不一定对)。
不能说这是错的,毕竟企业盈利是天职,而且股东获得了回报。但是,与苹果并不相通的是Illumina面对的是专业消费者,是一群需要开拓新世界的科学家,是一群企图治愈绝症的前沿医学研究者。另外,除了面对国内华大智造的强大压力,美国本土其压力也不小。最近Element Biosciences正在为其Trinity技术和AVITI24平台造势,Singular Genomics收到了至少两家机构的收购意向,Ultima Genomics与Myriad又勾勾搭搭...要是哪一天地缘政治紧张消退,那...不敢想,会笑醒。
当然,我们仍然期待Illumina拿出更有诚意的创新产品来。比如,苹果的芯片、英伟达的GPU或者是特斯拉的屏幕换挡(误)。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华大智造的DNBSEQ-G99/E25都是2年多以前的产品了,会不会升级呢?期待一下。再提醒下,人家还有纳米孔测序仪....从产业链的消息已经开始大规模出货了...最后的最后,顺便提一嘴,创新往往意味着极高的风险和极大的投入。未来中国的崛起,必须要有这样的企业来承担创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