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癌症早筛早诊分会成立

发表时间:2023-03-20 18:13


癌症防治关口前移已是各界共识,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为重要。随着多样化肿瘤早筛早检技术的推出,到基于不同筛查技术的产品转化应用,肿瘤早筛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急需产学、研、资、医、政、媒等各方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引领、规范、推进癌症早筛早诊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3月18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在广州正式成立癌症早筛早诊分会。成立大会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主持,他介绍,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癌症早筛早诊分会作为学会正式成立的第76个分会,分会的成立得到行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汇聚起癌症早筛早诊相关的跨领域、多学科的专业资源,相信将为癌症早筛早诊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生力量。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癌症早筛早诊分会成立仪式


在成立大会现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教授,生物资源库主任、肿瘤分子流行病学PI贾卫华教授介绍了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癌症早筛早诊分会的优势,指出该分会充分融合了癌症早筛早诊科技前沿、恶性肿瘤病因基础研究、遗传易感机制研究、肿瘤流行病学、癌症早筛早诊分子标志物研究、影像学、内镜超声等临床学科、健康管理、卫生经济学、政策研究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向的专家,联合企业产品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的力量,致力于打通政策、预防研究、转化研究、临床应用等全链条环节,通过学术交流、联合研究、标准制订、成果转化、科普推广等活动,引领、推进、规范精准医学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在癌症早筛中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癌症患者的筛查和早诊率,将中国肿瘤防治的关口前移,推动我国癌症早筛、早诊、早治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据悉,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癌症早筛早诊分会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教授林东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教授沈洪兵,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院长宋尔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院长、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瑞华共同担任癌症早筛早诊分会顾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教授,生物资源库主任、肿瘤分子流行病学PI贾卫华教授担任癌症早筛早诊分会首届主任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癌症早筛早诊分会部分成员

顾问:

林东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教授

沈洪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教授,中心主任、党委常委

宋尔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院长

徐瑞华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院长,研究所所长,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任委员:

贾卫华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教授,生物资源库主任、肿瘤分子流行病学PI

副主任委员:

陈绍宇 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办副总经理

丁培荣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主任医师,科副主任

范建兵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广州市基准医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CEO

冯 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研究部教授

龚 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任医师,亚专科主任

汉雨生 广州燃石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创始人

何晓生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科副主任

胡云富 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营销官(CMO)

柯尊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子诊断科主任医师,精准医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

刘 娜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再毅 广东省人民医院影像科教授,科主任

卢文菊 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科研管理部主任

王树滨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科主任

于晓天 杭州诺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副高,医学总监

赵 瑾 广州康立明生物副主任检验师,副总裁

郑 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部教授,科主任

早筛网创始人&CEO陈赞泉获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癌症早筛早诊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陈赞泉先生获聘聘书


院士领衔,共话癌症早筛早诊高质量发展

第二届癌症精准早筛论坛在当天同期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教授林东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院长宋尔卫领衔,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医院、企业的多领域专家分别就癌症防治政策、医疗器械注册、港澳药械通政策与进展,以及技术研究、应用等领域进行了广泛交流、深入探讨,形成了引领、规范、推进癌症早筛早诊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中国工程院林东昕院士在线做了《肿瘤早筛早诊意义及技术前瞻》主题报告,介绍了中国癌症严重性及临床诊疗概况,肿瘤早筛早诊的重要性、现状及展望,提出肿瘤的主战场必须转移到风险预测、早筛、早诊和早治上来,切实解决民生痛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东昕做线上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宋尔卫院士通过《从乳腺肿瘤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看癌症治疗的四次革命》的主题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乳腺肿瘤诊疗的四次革命:局部根治,全身治疗,个性化精准治疗,以及肿瘤生态治疗。

中国科学院宋尔卫院士做主题报告

癌症早筛技术研发与应用需要政府部门做好监管和指引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张文宝处长在《中国癌症早筛政策与诊疗规范》的报告中,对中国癌症早筛有关政策、癌症诊疗规范化管理有关政策、癌症诊疗规范体系建设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张文宝处长做主题报告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许可处黄秀义副处长在《体外诊断试剂许可相关政策解读》的报告中,对体外诊断医疗器械许可的相关法规文件、产品注册和生产许可程序、“港澳药械通”政策及特别审批流程进行了具体介绍。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许可处黄秀义副处长做主题报告

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医疗官胡云富博士在《美国早筛产品的监管经验》的报告,介绍了在美国FDA注册癌症早筛液体活检产品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

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医疗官胡云富博士做主题报告

交流多维度、全流程的癌症早筛研究与应用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乔友林教授做了《中国筛查和疫苗科技创新助力加速全球消除宫颈癌》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宫颈癌防治的挑战、机遇和中国经验,分享了中国疫苗科技创新对加速全球消除宫颈癌的重要意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乔友林教授做主题报告

国家癌症中心李霓教授在《中国癌症筛查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中国癌症筛查的经验和成绩,提出以科学研究为本,以公共卫生为志,推动癌症筛查从准确走向精准。

 国家癌症中心李霓教授做主题报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贾卫华教授做了《遗传风险与肿瘤早筛早诊》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基因检测在肿瘤遗传风险评估中的具体应用及面临的重要问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贾卫华教授做主题报告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陈可欣教授做了《肿瘤智能评估预警和精准筛查》的主题报告,介绍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助力肿瘤防控的研究进展。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陈可欣教授做主题报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做了《aMAP评分应用和拓展——从肝癌风险评估到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主题报告,介绍了aMAP评分(年龄age、男性Male、白蛋白/总胆红素ALBI、血小板Platelet)在肝癌风险评估和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中的具体应用。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做主题报告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喻志强教授做了《近红外探针用于癌症诊疗一体化研究》的主题报告,介绍了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用于癌症诊疗一体化的研究进展。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喻志强教授做主题报告

企业专家贡献癌症早筛早诊的创新力量

五位来自癌症早筛领域知名企业的专家分别针对不同癌种的早筛产品的研发与应用进行了介绍。


杭州诺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于晓天博士做《多组学肠癌筛查技术的开发及临床应用》报告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肿瘤医学CTO汪宇盈博士做《分子检测技术在消化系统癌症早诊和筛查中的应用探索》报告

广州燃石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医学与数据科学部副总裁蔡尚立博士做《如何评价多癌种早检产品的临床获益与临床性能》报告

珠海圣美生物诊断技术有限公司医学总监程海民教授做《肺癌早筛早诊整体创新解决方案》报告


华润广东医药有限公司霍佩琼总经理做《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器械创新发展实践》报告


广州市越秀区陈烯副区长,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副会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侯金林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彭望清副院长,广州市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黄韶岚处长等出席论坛开幕开幕式。


来源于精准医学学会


第二届ZAODX世界肿瘤早筛大会将于2023年9月中旬举办,敬请关注!


-end-

加入癌症早筛行业交流群,请关注公众号回复“进群”


正在与早筛网同行的伙伴,期待与您携手为拯救生命而战!

正在与早筛网同行的伙伴,期待与您携手为拯救生命而战!

--

早筛网公众号
早筛医声公众号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天泰路1号5A层

邮编:510000

中国首家聚焦于疾病早筛早诊早治领域的行业资讯和产业服务平台,以专业的报道推动中国医疗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为方针,普及“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理念和中医“治未病”理念,旨在让疾病诊于早期被治愈。
关于早筛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