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肝癌早筛早诊,莱盟健康LAMH亮相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三次全国肝癌学术会议

发表时间:2022-09-29 09:40


早筛网讯:2022年9月24日至25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三次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于线上召开。本次会议特邀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专家和全国肝癌领域领军专家:中国流行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庄辉院士;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委,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徐小元教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候任主委,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南月敏教授;以及贾继东教授、魏来教授等就肝癌流行病学、疾病负担、相关研究及诊疗进展、新技术应用等进行专题学术报告,并就相关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学术研讨。

莱盟健康LAMH作为本次学术盛会的参展单位,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主任医师韦玮教授,基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与莱盟健康LAMH共同开展的ctDNA甲基化技术研发,以《ctDNA在肿瘤早诊及筛查中的应用》做了精彩的主题学术报告,南月敏教授作为本议题的主持人。


韦玮教授指出,液体活检是通过检测体液(主要是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循环肿瘤细胞(CTC)、外泌体等,代替传统组织活检,从基因层面对肿瘤进行诊断的新型技术,ctDNA属于液体活检中重要的一种。通过近年来不断发展,液体活检技术在肿瘤早筛早诊领域受到学界的重点关注。


以肝癌为例,由于肝癌基因突变具有高度个体化的特性,因此并非临床实际中用于筛查和早期诊断的理想对象,而不同类型的细胞却具有相对稳定和特异的甲基化改变,因此,ctDNA的甲基化位点是较为理想的早筛早诊生物标志物。肝癌血供丰富,细胞坏死较多易释放入血,是ctDNA检测的理想癌种。



那么,血液中ctDNA能否反应肝癌组织中DNA改变的情况?研究证明,HCC组织DNA与血液ctDNA中甲基化图谱一致。


中肿徐瑞华教授团队在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的《ctDNA甲基化分子标记用于肝细胞癌检测和预后评估》研究,是迄今为止领域内影响因子最高(43.84)、样本量最大的用于肝癌甲基化模型建立的研究。该研究最终从1000个甲基化位点中筛选出P-value值排名前10的甲基化位点建立肝癌诊断模型,再针对这10个甲基化位点,继续使用348例样本(174例肝癌、174例健康人群),挑选出最有效的、最适用于ddPCR检测的2个位点:BMPR1A和PLAC8,并确定最优cut off值,由莱盟健康LAMH进行试剂盒开发及注册报批。



同时,韦玮教授表示,ctDNA甲基化诊断模型主要应用在:临床鉴别诊断、实时肿瘤负荷检测、疗效评价、手术效果、临床分期等模块,相比于AFP检测,综合诊断模型在I、II、III期的肿瘤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AFP除在III、IV期外不会有太大改变。


在已知甲基化基因位点的情况下为便于临床大规模应用其检测技术应满足检测灵敏度最高、样本用量低于其他方法学、成本和价格适中的特点最终选择灵敏度为0.001%的ddPCR进行检测。双基因甲基化诊断模型灵敏度为91.10%,特异性为92.50%。



报告结束后大会主席南月敏教授表示,在分子诊断领域,ctDNA甲基化检测是未来应用于肿瘤诊断的重要方向,莱盟健康LAMH希望通过最先进的技术,提高我国肝癌早期诊断水平,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莱盟健康LAMH是专注于人工智能驱动的癌症早筛早诊创新企业,由商业领袖、科学家和医生秉承“让癌症早筛更早、更准、更可及、更简便”的理念共同创立。莱盟健康LAMH作为全球癌症早筛早诊的领导者,与多个顶级癌症中心、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合作,在Nature、Science、Cell及其子刊、PNAS等顶级国际期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并建立了肝癌、肠癌、肺癌及泛癌种早筛早诊的全产品管线。莱盟健康LAMH借助AI驱动技术,结合基因组学、临床医学理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LAMH是全球首家,同时也是唯一一家全建制在中美两个最大经济体进行研发、生产、报批、实验室及商业化落地的癌症早期筛查及诊断公司。


-end-
加入癌症早筛行业交流群,请关注早筛网公众号,后台回复进群”


正在与早筛网同行的伙伴,期待与您携手为拯救生命而战!

正在与早筛网同行的伙伴,期待与您携手为拯救生命而战!

--

早筛网公众号
早筛医声公众号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天泰路1号5A层

邮编:510000

中国首家聚焦于疾病早筛早诊早治领域的行业资讯和产业服务平台,以专业的报道推动中国医疗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为方针,普及“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理念和中医“治未病”理念,旨在让疾病诊于早期被治愈。
关于早筛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