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及觅瑞(MiRXES)共同主办的新加坡国立大学ncRNA研讨会暨液体活检峰会即将于9月20日-22日在新加坡NUHS Tower Block 1 Auditorium举行。
峰会邀请到了ncRNA领域国际知名专家及学者,我们整理了嘉宾名单及演讲内容的相关信息,三天的峰会可谓是干货满满、大咖云集。之前的文章介绍了9月20日演讲的嘉宾及主题,本文将继续介绍9月21日峰会的具体内容。
若您对次峰会感兴趣,欢迎点击下方二维码提前预约线上参会。如可到线下参会,请联系小编完成会议注册。
Peter Dedon博士,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MIT)科研中心教授,新加坡-MIT科技联盟抗生素耐药性独立研究小组(IRG)首席研究者。Dr. Dedon及其团队专注于人类疾病相关核酸研究,搭建了传染病和癌症表观遗传学、表观转录组学和遗传毒理学的基础和转化研究的信息分析平台。此次峰会他演讲的题目是用于tRNA组定量分析的新型测序和质谱工具(New Sequencing and Mass Spectrometry Tool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tRNome)。Nagaendran Kandiah博士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LKC Medicine-NTU)神经科和心理健康科副教授,担任新加坡痴呆症研究中心主任及李光前医学院神经科与心理健康项目联合主任,并担任新加坡卫生部国家医学研究理事会临床科学家一职。作为一名认知神经学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轻度认知障碍和早发性痴呆症的诊断及管理。本次峰会他演讲的主题为miRNA用于阿尔茨海默症和血管性痴呆症的早期检测(The Role of microRNA in the Early Detec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Dennis Wang博士,新加坡A*STAR临床科学生信负责人、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国家心肺研究院数据科学教授。他演讲的主题为利用循环miRNA对肺动脉高压进行无监督分离-新分子分型的探索(Unsupervised Clustering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Using Circulating miRNA-Towards A New Molecular Classification)。Takahiro Ochiya博士,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研究院分子和细胞医学科主任、教授,他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基于siRNA及miRNA的肿瘤干细胞疗法。此次峰会他演讲的题目为细胞外囊泡作为ncRNA载体的研究(Extracellular Vesicles as A Carrier of ncRNA)。Vinay Tergaonkar博士,现任新加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IMCB)研究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兼任美国白血病和淋巴瘤协会研究员,并担任Science Advance、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编委。他演讲题目为RNA与RNA结合蛋白(RBP)相互作用作为wtlDH1型(野生型异柠檬酸脱氧酶1)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靶点研究(An RNA: RBP Interaction as a Therapeutic Vulnerability of wtlDH1 High-grade Gliomas)。Le Thi Nguyet Minh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药理学系和数字医学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生项目主任。Le教授的研究领域集中在miRNA、细胞外囊泡和癌症生物学,目前她的团队研发出了一项利用细胞外囊泡递送RNA药物的方法,并创办了Carmine Therapeutics。她演讲的题目为利用细胞外囊泡递送免疫调节RNA用于癌症免疫治疗(Delivery of Immunomodulatory RNAs Using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Anti-cancer Immunotherapy)。Jiong-Wei Wang(王炯伟)博士目前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外科系助理教授、纳米医学转化研究项目PI并同时在生理学系和心血管研究所任职。他目前的研究集中在治疗炎症和代谢疾病的天然和/或合成纳米颗粒系统的纳米治疗学临床前研发。此次峰会他演讲的题目为牛奶细胞外囊泡中的ncRNA:肠道炎症和脂肪肝疾病的口服疗法(ncRNA in Milk Extracellular Vesicles: Oral Therapeutics for Gut Inflammation and Fatty Liver Disease)。
觅瑞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RNA液体活检公司,专注于血液cfRNA与cfDNA的研究,同时整合蛋白质、影像学及流行病学等信息,通过多维度机器学习模型的开发,重点布局全球常见高发癌种早筛早诊的业务管线;同时产品也覆盖了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与传染病等领域。借助公司的自有专利mSMRT-qPCR技术平台,觅瑞在胃癌、肺癌及乳腺癌早筛领域开展了多项研究,并在Gut、PNAS、Cancers等国际期刊发表了多篇研究成果。2020年,由觅瑞发起,联合哈佛大学医学院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学中心、新加坡诊断研发中心、新加坡卫生科学局、强生旗下杨森公司、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学术及临床机构,制订了微小核酸首个国家(新加坡)标准,并且将于近期纳入ISO体系认证,从而引领并推动微小核酸诊断产业快速、规范化发展。2019年,由觅瑞自主研发的全球第一款血清胃癌分子诊断试剂盒GASTRO ClearTM在新加坡获批上市。同年,觅瑞入选由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评选出的“全球液体活检创新企业榜单”,是唯一来自亚洲的上榜企业,同时也是榜单中唯一的miRNA技术平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