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5280人!Adela开启癌症早检和MRD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验证研究

发表时间:2022-05-13 17:40作者:Mac


早筛网讯:近日,Adela在ClinicalTrials.gov公布了“无细胞甲基化DNA免疫沉淀和高通量测序(cfMeDIP-seq)用于癌症早期检测和MRD的前瞻性观察性验证研究(cfMeDIP-seq Assay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Validation for Early Cancer Detection and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CAMPERR))”方案。


Adela是一家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液体活检企业,2021年6月完成6000万美元A轮融资。领投方为F-Prime Capital,跟投方包括奥博资本(OrbiMed), Deerfield Management, 德诚资本和RA Capital Management。

据悉,该研究计划纳入5280名受试者,是一项观察性病例对照研究,旨在训练和验证全基因组甲基化组富集平台,以检测多种癌症类型并区分癌症类型。另外,将在四种癌症类型(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前列腺癌)中评估全基因组甲基化富集平台在癌症治疗完成后检测微小残留疾病和在临床表现前检测复发的能力。


源于18年Nature
检测甲基化、区分癌症类型

2018年11月15日,一个来自加拿大的团队在Nature发表了一项液体活检最新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种基于免疫共沉淀的新型高通量cfDNA甲基化测序技术,名为甲基化cfDNA免疫共沉淀测序



发明这项检测技术的初衷是什么呢?

在Nature这篇文章上就讲到,由于多数血浆样本cfDNA含量远低于100ng,现有的技术根本无法满足。从日常的逻辑来思考,这时候无非就是两个方向,要么让血浆样本的cfDNA含量能进一步提升,要么就是降低检测技术所需要的cfDNA浓度。这个加拿大团队明显选择了后者。

cfMeDIP-seq技术源于团队的一个假设,即将免疫共沉淀技术与高通量测序结合,通过对cfDNA中的甲基化DNA片段(富含CpG区域)进行特异性富集,以此提高检测效率。这项新型技术也不负重托,其仅需少量(1-10ng)cfDNA就能够识别其甲基化特征,且灵敏度和准确性也不会受到影响,进一步地推动早期癌症检测的发展。

不过,这项新型技术的优势还远不止于此。

该团队将免疫共沉淀技术与高通量测序结合,通过对cfDNA中的甲基化DNA片段(富含CpG区域)进行特异性富集。结果发现:其CpG富集效果可达到上样前的2倍。

接着,团队进行了对照检测试验。通过检测24名早期胰腺癌患者与24名健康人的血浆cfDNA,研究人员共找到了14716个不同的甲基化修饰区域,其中来自癌症患者有9931个,对照中有4785个。通过检测两组参与者的组织样本,研究人员还获得了45173个差异甲基化CpG。研究团队将获得的45173个差异化甲基化CpG区域与TCGA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这些区域在肿瘤组织中呈高甲基化。

简而言之,就是可以利用富含CpG区域在肿瘤中的高甲基化特征,来对肿瘤进行追踪。

研究者继续将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检测,包括来自7种不同肿瘤类型(急性髓性白血病,胰腺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肺癌,肾癌和膀胱癌)的388个样本,结果表明,该检测还可以通过识别特定的甲基化特征来区分癌症类型。

力求技术商业化
开展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到了2021年,Adela就表示他们准备将cfMeDIP-seq技术进行商业化。身为Adela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cfMeDIP-seq技术开发领头羊的Daniel De Carvalho博士,他希望在未来,该技术可以应用于癌症检测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多癌种早期检测上。

cfMeDIP-seq技术既不依赖亚硫酸氢盐转化,样本制备过程也不会对DNA造成损伤,可有效地分析血液中的所有DNA甲基化片段,从单个血液样本中实现稳健的癌症检测。

从上面我们可以得知,此前2018年在Nature上的研究,cfMeDIP-seq技术区分了7种不同的癌症类型,而在之后,Adela提供了9篇同行评审文章中的数据,数据显示,cfMeDIP-seq可以用于至少10种不同癌症类型的早期检测。此外,Adela公司还认为,该检测技术可用于最小残留病灶检测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2022年5月9日,Adela发布了cfMeDIP-seq检测用于癌症早筛和微小残留病灶(MRD) 的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案。



本次研究所包含的癌症包括:脑癌、乳腺癌、膀胱癌、宫颈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食道癌、胃癌、头颈癌、肝胆癌、白血病、肺癌、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肾癌、肉瘤和甲状腺癌,共20种。此外,研究还将在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前列腺癌这4种癌症中,评估全基因组甲基化富集平台在癌症治疗完成后检测微小残留病灶和复发的水平。

预计将有5280名研究对象参加该临床研究,研究对象包括癌症患者和正常人群。所有的参与者都将会进行为期3年的临床随访。癌症患者将在一线治疗完成后进行临床随访和抽血,第一年每3个月一次,接下来两年每6个月一次。对照组即正常人群则每6个月进行一次临床随访。


据Adela最新发布的消息显示,主要的研究工作将在2023年12月完成,在为期3年的随访之后,研究预计在2026年12月结束。

拓展阅读:
快讯|Adela完成6000万美元A轮融资,全基因组甲基化富集技术将改变癌症早检现状




正在与早筛网同行的伙伴,期待与您携手为拯救生命而战!

正在与早筛网同行的伙伴,期待与您携手为拯救生命而战!

--

早筛网公众号
早筛医声公众号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天泰路1号5A层/武汉市汉阳区龟北路1号汉阳造文化创意园6-4#

邮编:510000/430000

早筛网是聚焦于健康筛查的学术交流和产业服务平台,以专业的报道推动中国医疗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为方针,普及“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理念和中医“治未病”理念,旨在让疾病诊于早期从而得以被治愈。
关于早筛网
联系我们